美了千年一枚银杏叶竟烧出珍品瓷器?
银杏,从不争宠,却凭一身璀璨华叶,和亘古绵长的生命力,赢得第一秋色的美名。
作为佛教圣树,它那独一份的意蕴和骄黄,无可匹敌——是诗人笔下的“满地翻黄银杏叶,忽惊天地告成功”,也是非白造物的木叶天目盏手艺人焦老师的灵感来源。
银杏,是佛寺禅林中崇高圣洁的化身,也是中国文化里长寿康健的象征。它的枝叶并蒂双生,更有百年好合之意。
一直忙于工作的焦老师,之前忙里偷闲和妻子去古观音禅寺游玩。过午时分,抬眼的一瞬,只见满树灿然,天上纷飞、风中摇曳、地上黄叶堆积……如万丈佛光透入心扉。
他便也希望这一杯一盏,能传递出对妻子的情谊,以及那份让人念念不忘的绝美、难以言说的平和通达。
所以,在叶片的处理上,他更追求深浅的色泽、变化的形态。“模仿翻飞的一瞬,又有点像水墨画里的焦笔、湿笔的融合。”
前几日,最后一波银杏盏试烧出窑,来访一朋友见了,竟脱口而出:看着它,有一种想要好好坐下来看看云、喝喝茶的心情。
其技艺之难,难在如何在高温之中,让叶子消失殆尽前,于盏壁留下完好无损的脉络纹理。
稍有不慎,叶子便灰飞烟灭,甚至蜷缩一团灰渍遗留杯底。推荐的银杏盏,是焦老师和团队反复试烧后的佳作。
木叶不是任何树叶都可以烧制,视树叶所含灰质而定,灰质成分不对,或者积淀不够,都烧不出这种灿烂色泽。
经过多次试烧、比对,他发现很多银杏叶很难烧出从禅寺带回来的老银杏叶的质感。多番遴选,团队最后选择了临近景德镇的浙江天目山的老银杏。
▲ 银杏叶的叶脉纹理、化学成分,和桑叶、菩提叶都不一样,且叶型更小、难度更大一些。必须要重新调配釉水、反复试烧,多种因素平衡下,才有现在的模样。
12小时窑烧,12小时冷却,期间必须全程看守。窑烧升温曲线是难点,即便是经验丰富如焦老师,每一次烧窑都不能掉以轻心。
▲ 焦老师带领团队潜心数年、海量试验,突破改良木叶天目烧造技术,曾因此烧坏了3口窑。每次烧造,木叶品相较好的茶器约为95%,处于领先水平。
他要求很严,只有叶形完整的,才算是比较成功的作品。其中,完整舒展而不翻折、色泽金丽又富于变化的,是至罕有的极品天目盏。一千个木叶天目盏拿去烧造,只能出一二极品。
今天我们再次联合非白造物,推出银杏木叶天目盏的押窑活动,并争取到独家优惠,机会难得。
因为木叶天目技艺具有不可控性,烧出来的树叶图案,可能是极品,也可能是次品。
此次押窑提供定制服务,焦鼎辉老师会为你的茶器(壶承、杯托除外)写上定制落款,你的木叶天目盏将是世间唯一。
▲ 下单后请在备注内注明落款,不留言则默认无底款。考虑到美观,落款字数控制在两字以内。例如:尊师。
因为银杏盏难度更大,所以这次所有器型款式都选用上等窑位烧制,务求更高的精品率。
▲ 上等窑位烧出极品盏器的几率更高。但处于上等窑位,不一定都能烧出极品盏器,而普通窑位也能烧出精品。这也是押窑的玩性所在,敢玩者愿赌服输。
在整个过程中,会全程实制、实烧、实拍,确保您得到真品木叶天目。避免了在市场参差不齐的情况下,购买次品、仿品的风险。
器形相较过往的木叶盏更小巧,单手握感舒适。微微撇口扬起,茶汤、醇酒滑入口内。
这把壶小巧可人,一人独酌、三人慢饮,都很适合。单手倾倒不累,把玩起来趁手惬意。
(禅定杯 ×1、压手杯×1、杏韵杯×1、木叶壶×1、木叶壶承×1、杯托×3)
这款套组的价格更为实惠,性价比非常高,为大家争取到的独家特惠。限量上等窑位50份,机会难得。整套入手,端庄大气。
叶面不成形,缩成一团或破裂,出现不同程度的缩釉。若出现这种情况,我们会另补一个无落款的良品木叶盏。
从前,一秋一金的美,是银杏回馈人间的约定;到而今,几千年的美物,落乌盘、溢金盏,真是奇妙。
茶桌酒席间,甘露倾注银杏盏,金叶粼粼,就像是天人手移星纬,光华从天阙飞堕,庄重又动人。
一杯一盏,能让人心安如斯、陶醉如斯。这是手艺人、也是你我“摘借佛光一叶,赠君安康百年”的祝愿。